为进一步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2月15日上午,常州经开区第二实验小学数学学科开展导向学科核心素养重构数学“和美”课堂研讨活动,探索深度学习课堂中嵌入学习性评价的策略。
陈慧老师执教了《圆柱体积》,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计算体积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活力;通过递进的问题链设计。唤醒学生已有的问题解决经验,进而经历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同时适时嵌入学习性评价,引导学生在体验转化和类比思想的同时,启迪学生多向深度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灵活性;通过理解算理的考查过程方法的练习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有层次的练习设计,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促进思维向高阶延伸。
课后,全体老师聚焦学习性评价的实施策略,进行了主题评课。刘健主任作了《深度学习视域下四年级学生学业质量提升的分析与思考》第一次讲座,结合三、四年级相关学习内容进行典型题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教学建议。之后,刘健主任又面向全体老师,围绕数学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三会、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四基、四能及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主要变化等内容对寒假新课标学习情况进行了评价反馈。
本次研讨活动,初步探索了学习性评价在数学课堂中的落实,结合典型题的讲解促进了教师对新课标相关理念的理解,培养了教师们基于典型题的分析讲题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全体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常州经开区第二实验小学供稿;撰写:刘健;摄影:胡霞;审核: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