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参与的课堂》读后感 朱丽花

发布日期:2023-11-24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49

                                                                                     《高度参与的课堂》读后感  朱丽花

读《高度参与的课堂》,里面提到的问题“我能做到吗?”感触颇深,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对自己目前能力的认识,和能够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信心。也可以叫做自我效能,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在特定水平上学习或执行行为的感知能力”。学生对自己能力和对未来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了清晰的概念时,他们就能够发展技能、收集资源,从而产生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学习消极,无所事事,不参与活动,没有发展的源动力。

那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呢?

首先,我认识到在平常评价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成长思维的人。不要不断地表扬这些孩子,说他们做得很好,很聪明,学得很快。这样孩子会认为智力是固定的,是难以改变的,并且拒绝应对挑战,过于害怕失败。如:你非常专注,所以这节课发言还不错。你课前调差很充分,这节课的报告完成的很出色,这些都是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要赞扬因为学生的努力、专注、认真的态度,才获得了成功。如当学生课前预习,并有预习记录时要给予表扬反馈;当学生上课专注听讲,回答问题时要给予学生表扬;当学生积极合作参与实验时要给予表扬反馈。持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倾向于认为,努力不仅有用,而且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倾向于支持这样的说法:“你在某件事上越努力,你就会做得越好。”所以要表扬孩子的努力,称赞他们努力的过程,让他们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有所收获,都依靠平常一点一滴的积累。 教师应当运用策略,做到让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

其次,许多原本低年级成绩优异的学生在高年级学习变得困难时就停止学习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自我效能感逐渐变低。如果他们的努力程度很低,就表示他们靠着聪明就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一旦需要他们努力,他们就不愿意冒险尝试。他们宁愿做得很差,被别人认为是聪明却懒惰,也不愿意被认为是努力而无能。    同样的学习困难的学生每次活动都得不到成功的体验,自我效能感为0,就丧失了活动的兴趣,宁愿被别人认为是懒惰,也不愿被别人认为是笨。

因此科学课在分小组时就特别注意按优中差分组,期望好学生带学习困难的学生,以期让他们更获得自我效能感。小组长在进行任务分配时,有意识的将容易的任务,如:记录数据,辅助操作等任务分配给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从团队的成功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小组长在分配任务还可以采用任务轮转的方式,比如:汇报员可以轮流,这样既可以锻炼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随着任务的加码而提升,最终会主动选择任务,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获得主动参与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会更加激励学生高效参与课堂。

 

地址:常州市丁堰街道羊角庄37号  电话:0519-88401606  校长邮箱:478132271@qq.com
常州经开区第二实验小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15090号-1  常州网络公司-遨翔网站建设
违规办学举报电话:0519-89863199(常州经开区社会事业局教育科) 0519-89863171(常州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督导室) 0519-88411711(常州经开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室)